厦门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 记者 王玉婷) 面前的四个电脑屏幕上,闪动着或黑白或五彩的谱图,再加上一堆密密麻麻的数据,在坐在屏幕前的录音资料鉴定司法鉴别判定人(以下简称“鉴定人”)眼里,这些谱图和数据会“说话”,它们正“讲”着秘密,还原着事件背后的真相……
近日,外地发生一起贩毒案,幕后“老板”通过电话对“马仔”进行遥控指挥,并用变音软件改变了声音。为查明案件真相,警方委托厦门的福建历思司法鉴别判定所对嫌疑人的录音进行声纹鉴定,最终,幕后“老板”的身份被确定。
昨日,记者走进福建历思司法鉴别判定所,为您揭秘“听风者”——录音资料鉴定司法鉴别判定人这个神秘职业背后的故事。
不久前,外地发生一起贩毒案,两名“马仔”在交易毒品时,被当地警方现场抓获。但是,潜伏在幕后的“老板”却逃脱了法网。
警方获悉,该幕后“老板”在犯罪过程中,都是通过电话对“马仔”进行遥控指挥,还狡猾地使用变音软件。因此,落网的“马仔”也不知道他的具体身份和行踪。不过,警方设法获取了幕后“老板”的一段语音。并且通过大量侦查工作,最终锁定了刘某、陈某、张某三名嫌疑人。究竟谁是警方要找的人?为了揪出真正的幕后“老板”,警方联系了福建历思司法鉴别判定所。“没问题,你们分别录制三名嫌疑人的语音样本送过来,我们来做语音同一性鉴定。”得到鉴定人回复后,三段录好的语音样本被送进鉴定所。
鉴定人洪亮(化名)和记者说,做鉴定前,鉴定所会按照警方提供来的幕后“老板”的那段语音检材,整理出一份书面文字稿,随后,这份文字稿再由警方拿给三名嫌疑人,让他们用正常语速通读、分别录音,才是最终送进鉴定所的“样本”。
拿到三段录好的检材,鉴定人洪亮和谭明(化名)立即“竖”起耳朵,进入状态。他们所要做的第一步,是初检。福建历思司法鉴别判定所相关负责人曾建晟和记者说,各类软件就算再先进,人耳始终都是最重要的,“在不同情景下,人们说话的语速、说话的方式都会不一样,如果再掺杂进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情景,对鉴定人来说是更大的考验。”曾建晟说。因此,做鉴定人,除了要懂计算机、通信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懂语言学。
在对检材和样本分别反复审听和记录后,接下来,就是挑选——先从中选择正常而清晰的语声段落,再进一步选取相同的字、词、句,作为拿来比较的部分。最终,被选出的“优胜语句”,就可送进“智能声纹鉴定工作站”。
这个“智能声纹鉴定工作站”,“藏”在电脑里,由至少十几个软件组成。洪亮和谭明对着面前的四个电脑屏幕,放慢呼吸,屏幕上,不同的波形图、频谱图、功率谱图等一一生成。经过反复跟这些复杂枯燥的图像和数据“纠缠”几天后,“经过听觉检验、声纹图谱比对等分析,结合对应时段的共振峰频率及言语基本特征等综合比对分析,认为录音样本中的嫌疑人张某声音与检材中的录音符合同一人的语音特征,满足语音认定同一的条件,即为同一人的语音。”两位鉴定人作出了各自的初步意见,再由复核人与两位鉴定人共同对该检验判定的过程进行认真审核以及严密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统一意见,出具了司法鉴别判定意见书作为本案办理的证据。
根据福建历思司法鉴定所出具的鉴定意见书,警方再次审讯张某。果然,在录音声纹鉴别判定的结果面前,张某不得已低头承认他是此案真正的幕后“老板”。最终,张某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
经常,鉴定人在几天、十几天里,都要盯着这些让人头晕的图像、数据做鉴定,但任何一道程序,都要万分谨慎。“目前,我们接到的声纹鉴定多应用于民事、刑事案件的取证,它跟指纹识别、DNA鉴定一样,容不得出错。”曾建晟说。
为什么声纹可以“说”出真相?洪亮解释,人成年后,声音可保持长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变,无论讲话者是故意模仿他人声音和语气,还是使用了变声软件,其声纹却始终相同。“它同指纹一样,具有身份识别的作用。虽然由于技术和经验的问题,声纹鉴定暂时无法完全达到像指纹那样的精确程度,但它已被慢慢的变多的国家认可,作为法庭科学的一项新技术。”
走进福建历思司法鉴别判定所的声纹鉴定室,静得出奇,几名鉴定人神情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们调动听觉视觉、运用技术,拨开迷雾,还原真相。
这些五颜六色、让我们头晕的谱图,在他们眼里,都会自己说话,“电话的嘟嘟声、汽车的发动声,这些都能够最终靠谱图直接看出来。”鉴定人洪亮和记者说,做声纹鉴定,一定要“心无杂念”,“只有静下心来,你才能不扰,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曾经,在鉴定一起借贷纠纷民事案件时,警方送来一段长达40分钟的检材,“这是一段在泡茶聊天时录下的对话,讲话者说的是晋江那边的闽南语,我是漳州人,怎么听怎么别扭。”洪亮笑称,为了理出书面文字稿,他至少将对话听了不下十遍。
“那几天,我自己讲闽南话都变了味。为了能鉴定更多声音,我也会经常找外地同学聊天,看有方言对话的电影,现在,北京话、河南话、客家话,差不多都能听懂了。”洪亮说。
工作时,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有点像当时高考做英语听力。”几名鉴定人这样比喻。
天天在这样的强度下听、盯着繁琐的图谱看,会不会精神压力太大?洪亮和同事摇摇头,“我们的耳朵现在已经会自动切换模式,工作时,高度集中;下班后,立即切换成省电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对工作厌倦,才可能正真的保证鉴别判定的结果的准确,我们要对送检的每段语音负责。”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